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行政审批办公室)调研组到南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现场,围绕环评制度创新、审批流程优化及生态保护实践展开深入调研,强调以“首站经验”为后续项目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行政审批借鉴,推动全区抽水蓄能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南宁抽水蓄能电站是广西首个环评审批的抽水蓄能项目,其环评工作在生态保护、技术论证和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探索。针对电站建设对区域水生态、陆生生物及景观敏感区的影响,环评阶段认真评估水库蓄水对下游河道生态流量的影响,并设计了生态放水设施。此外,电站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针对周边村民关切的噪音、移民安置等问题,动态调整工程招标方案并纳入环评承诺,有效化解了社会风险。
调研组指出,南宁项目在环评技术手段、公众参与机制和生态补偿设计上所做的工作为广西后续抽水蓄能电站提供了样板。南宁项目的实践证明,环评审批是推动项目优化的催化剂。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正总结南宁项目在跨部门协同、数据共享、专家预审等方面的经验,组建政企环评专家库,为后续抽水蓄能电站提供从政策咨询到技术指导的一站式服务,确保生态保护与能源建设同频共振。
调研组还查看了电站上水库大坝、生态泄放设施等施工区域,重点检查了环评批复要求的落实情况。
此次调研标志着广西在探索能源转型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上迈出关键一步。随着电站建设作为首站经验的持续深化,南宁抽水蓄能电站正从“生态示范”向“制度标杆”升级,为自治区同类项目贡献绿色发展的智慧与力量。(凌远窍) |